俟怠

404 not found

浅析明宣德至成化时期亲王择师倾向变化

依据大明会典,明朝亲王在受封置王府官署之后、之国之前,须出阁读书,亲王学习的课程内容大致如下:

讲读侍书官径自如仪授书、讲书、看写字……至写字毕,每日轮一内侍官捧仿纸送内阁圈注。王每日所读书,《大学》一本、《书经》一本,授书务要字样真正,讲书直说大意,务要通晓。一日进讲章,三日一温书,就温讲,仍进讲章。写字先用复印件,以后写熟,对帖自写。——(明)李东阳《大明会典》

为亲王选取的教师团队从明太祖时期的缺乏定制、与东宫共用师资,发展到明宪宗时期的专有仪例、与东宫明显区分,彰显了礼制尊卑的逐步确立。

明太祖时期,诸王与太子共用教师、讲学地点:

太祖命学士宋濂授皇太子、诸王经于大本堂。——(清)张廷玉《明史·志卷三十一·礼九》
太祖建大本堂,取古今图籍克其中,延四方名儒教太子诸王,分番夜直,选才俊之士充伴读。时赐宴赋诗,商确古今,评论文字,无虚日。——(明)余继登《皇明典故纪闻》

到了天顺年间,明英宗制定诸王读书仪,太子于文华后殿听学读书,亲王则在奉天门右厢:

(亲王)书堂在皇极门右厢,讲官选部曹或进士改授翰林官充之。——(清)张廷玉《明史·志卷三十一·礼九》
:皇极门,即奉天门、清太和门。

燕王朱棣定都北京,从藩王封国到国都,需要大量的城池、建筑礼制规模的更变,东宫与诸王讲学地点的分化应伴随永乐朝至洪熙朝的礼制建设而完成过度。在明太宗实录和明仁宗实录中,从文华殿与奉天门的礼制属性变化可以窥见端倪,东宫日常活动与礼制活动与亲王日常活动与礼制活动被逐渐区别化:

(永乐二年)皇太子千秋节,文武百官行贺礼锡宴于文华殿。
(永乐三年)永兴王尚烈来朝,命皇太子赐宴于文华后殿。
(永乐二十二年)皇太子册皇太子妃及封亲王、世子、郡王仪注:前一日鸿胪寺设诏案于奉天门……
(永乐二十二年)上御奉天门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


明早期东宫与亲王在出阁读书讲学地点被逐步区别化,是为了奠明正朔,以正礼典,礼制是我国所有封建王朝存在的根基。除了地点的更变,为了拱确礼制,东宫与亲王在师资上也被逐渐区别化。太子为国之储贰,其择师慎之又慎,往往囊括一朝耆老菁才,兼顾博闻强识的学究与工作经验丰富的干臣;亲王择师则逐渐削弱其才用需求,所选讲读翰林官往往缺乏实干经验。

被选择为亲王讲读的翰林官,按惯例将在亲王之国时改升长史随往封国:

永乐后,择翰林官二员轮日讲读,迨之国日,遂改升长史以从。——(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

亲王一旦之国,除却朝觐再难回京,其僚属更是如此,除非令名上达天听,仕途便止步于此。也正因如此,到了明中后期,翰林官若为进士,有被擢用至王府官署者不甘前往封国,会使用其他手段避任不就。而一旦被发现,惩罚也是相当严重的:

(成化二年)进士周鉴以避选王府官问遣为民。时崇王将出就学,诏吏部选进士等官侍讲读,鉴在选中,称病觊免。尚书王翱奏鉴怀奸不忠,付法司罪之,遂坐除名。——(明)《明宪宗实录》


有政治抱负的翰林官主观抗拒进入亲王官署、明王廷对集权礼制的强调需求,共同促成亲王择师偏好逐步趋向于授其书而非授其治者。这个变化的过程,可以用宣德朝至成化朝诸亲王长史的选用作为参考:

宣德朝中,郑王左长史王瀹是进士,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在被选为郑府长史之前已经“入文渊阁纂修永乐大典”,又由明仁宗亲自选用为其诸子讲经,最终成为明仁宗庶长子郑王朱瞻堎的长史;卫王右长史杨黻在任卫王府官前任过四川道监察御史,他同样是一名进士,兼备授书能力与一定的工作经验;越王长史周忱则同样出身进士,在升擢王府官前“进学文渊阁、擢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周忱虽早年志向不凡,但还未及显露,辄擢为王长史,但越王早夭,周忱后来在仕途上很有作为,尤其在财政管理上颇有建树。总的来说,宣德朝的亲王长史在“翰林官”这一硬性条件之外,仍要求一定的政治素养。

到了正统朝,郕王左长史仪铭,凭借父荫“授给事中,升翰林院脩撰”,他参与修撰宣宗实录,有一定工作经验,但并非进士,才学水平无法得到保证,仪铭的父亲仪智与杨士奇有旧,正统初三杨主政,三杨几乎垄断明廷的人才任用,仪铭被选用为亲王长史,杨士奇在其中应有周旋;郕王右长史杨翥更是杨士奇所荐,在任郕府长史前“授翰林院检讨,预修三朝实录,历升编修、修撰”,与仪铭工作履历相当,同样并非进士,他对未发迹的杨士奇有让塾之恩。郕王的长史选用都在三杨主政时期,左右长史都有耐人寻味的党派印记。王朝唯一新封亲王竟无一位侍读官于进士中擢拔,而前朝庶长郑王左长史、庶王卫王右长史尚且出身进士,可见正统初三杨主政时期选官途径壅蔽之深。

在成化朝,亲王择师进一步弱化其才用要求。德王左右长史屈祥、吴辚既非进士,也无可考工作履历;秀王左右长史刘诚、赵锐只知曾任“翰林院检讨”;崇王是明宪宗的同母弟,周太后非常宠爱这个儿子,崇王左右长史马诚、梁翰均为进士,曾任职位同样是“翰林院检讨”。成化朝亲王师履历、学识要求较之前朝明显降低。



(附)宣德至成化朝部分亲王长史及伴读官生平略考:

【宣德朝】


○郑靖王朱瞻堎左长史王瀹

王瀹,字子清,左使钝之子也。弱冠举进士,文皇以其少遣归,卒业久之,起授翰林庶吉士,入文渊阁纂修永乐大典。是年秋,以外艰归服除。时昭皇监国,选经明行修之士授诸皇孙经,于是吏部荐瀹引见。召皇问曰:汝非王钝之子耶?其学行吾素所知,汝其勉之。拜左春坊左司直郎,赐衣一袭,礼遇甚厚。洪熙初封建亲王,瀹遂郑靖王左长史。靖王当祀不斋,瀹谏不可,王不悦。宣德四年,王就国,累月不视朔,瀹又上书,谏不听。顷之,拟荀卿成相篇、撰十二章以献,语尤激切,而左右有不便者日又浸润,由是与王不合。上闻之,移书让王,王终不听。六年召还,改行在户部郎中。睿皇即位,拜瀹户部右侍郎,巡抚浙江,未几母卒。上遣行人谕祭,命瀹卒事起复。瀹既辞,弗获,复如浙,罢力役、宽赋敛、举廉能,莅事五年,齐运京饷一千余万石,招抚流移五万余户,狱讼不与,屏息两浙,父老感而叹曰先大夫布政。子入觐上,留摄部事,明年春,瀹以老乞归,卒年七十四。有《退庵集》六卷。——(明)焦竑《国朝献征录》

郑王瞻埈奏:长史王瀹、典宝赵彝侮慢。上素知瀹正直,必所言有忤王者,遂并彝不问,但敕瀹等修省,尽诚辅导,王所为或有未当,宜从容以导匡正。王又奏:秦府护卫既调去,弃其所种,凤翔府岐山等县麦田今芟刈以俟命。上语行在户部臣曰:此其意欲得之。令陕西都司布政司覆勘,果是护卫弃田即与王,若有违碍,具实以闻。——(明)《明宣宗实录》


○襄宪王朱瞻墡左长史罗昭

升右春坊右司谏罗昭为襄府长史司左长史,以昭侍襄王讲学久也。——(明)《明宣宗实录》


○卫恭王朱瞻埏右长史杨黻

黻字服民,由进士擢四川道监察御史,练达如素习,临事揆理务当于公。仁宗皇帝嗣位,下诏求言。黻上疏论敬天、勤民、崇俭、戒奢等十余事,多见釆纳,遂擢卫王府右长史,日以诗书进,说事开益,皆由于正,裁处庶务,粲然条理,其僚属以下咸心服之。至是卒,黻孝友,严于自守,家贫未尝苟取一钱,博学好古进脩之志,至死不懈。——(明)《明宣宗实录》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中杨黻字作“民服”。


○越靖王朱瞻墉长史周忱

周忱,字恂如,吉水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明年,成祖择其中二十八人,令进学文渊阁。忱自陈年少乞预。帝嘉其有志,许之。寻擢刑部主事,进员外郎。 忱有经世才,浮沉郎署二十年,人无知者,独夏原吉奇之。洪熙改元,稍迁越府长史。宣德初,有荐为郡守者。原吉曰:“此常调也,安足尽周君?”五年九月,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而江南为甚,苏州一郡,积逋至八百万石,思得才力重臣往厘之。乃用大学士杨荣荐,迁忱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 ——(明)张廷玉《明史·周忱传》
:周忱是宣德至景泰朝的干臣,于明史有传,详可考。越靖王未之国而薨,周忱这个越府长史也就没有跟随之国。



【正统朝】


○郕戾王/恭仁康定景皇帝朱祁钰左长史仪铭

铭字子新,山东高密县人。前礼部侍郎(谥文简)智之子,以父荫授给事中,升翰林院脩撰。宣宗实录成,升侍讲,正统五年升郕府左长史,持正不阿,有承奉抗王,仪即日劾奏之,朝廷责承奉而挞之。景泰初,铭以潜邸旧恩升礼部左侍郎,明年升南京礼部尚书。景泰三年召还,升太子太保兼兵部尚书,仍兼掌詹事府,尝因灾异,言弭之之方在敬天法祖、用贤纳谏、省刑薄敛、节用爱人。逐录皇明祖训,并进以致警,发之意深见奖纳,推恩三代皆如铭官。至是以疾卒,遣官谕祭,赙钞万緍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忠襄,命有司治葬事,录其子海为锦衣卫百户。铭虽短于才学,然循道负气,遇事侃侃不屈,雅志俭朴,仕官三十年惟守旧庐,论者谓其愧者乃父。——(明)《明英宗实录》

(景泰)帝每临讲幄,辄命中官掷金钱于地,任讲官遍拾之,号“恩典”。文臣与者,内阁高谷等外,惟铭与俞山、俞纲、萧鎡、赵琬数人而已。寻进南京礼部尚书。怀献太子立,加太子太保,召为兵部尚书兼詹事……铭少学于吴讷。天性孝友,易直有父风。 ——(清)张廷玉《明史·仪铭传》

庚午,王御午门,诸大臣廷启王振罪。王曰:待取旨。百官趋进伏地不起,曰:王振罪不容诛,殿下不即正典刑族灭之,臣等今日皆死此廷中!痛哭呼号,不辨人声。郕长史仪铭膝行前,锦衣卫指挥马顺叱退之,给事中王竑起,直前捽顺,发啮其肉曰:尔昔倚王振奸横,今尚敢尔!群起击之,或就脱顺靴,击出顺眼,洒血于廷,顺遂死。——(明)焦竑《名山藏》

朕上请圣母上圣皇太后、太后言:予老矣,愿宗社安,天下得太平,人心既如此,不可拂。朕敬承慈命,礼部具仪择日以闻,即日简置东宫官。懋、亨、濚、直四人太子太师;溥、循、谷、谦四人太子太傅;輗、文、渊、濂,南京礼部尚书仪铭、士悦,工部尚书兼大理卿石璞,都御史镒、文翱九人太子太保;渊、一宁、滋三人太子少师;山太子少傅;锡、维桢,兵部左侍郎俞纲,都御史罗通四人太子少保……——(明)焦竑《国朝献征录》


○郕戾王/恭仁康定景皇帝朱祁钰右长史杨翥

翥字仲举,苏州吴县人。洪熙元年,大学士杨士奇荐,授翰林院检讨,预修 三朝实录,成,历升编修、修撰,正统五年升郕府长史,十年致仕。景泰元年,自以潜邸旧僚入觐升礼部左侍郎,命食俸致仕,四年复入觐,进升尚书,仍致仕食俸如初。翥每来觐,辄条理经国大计,召对便殿,赐赉稠叠,时以为荣。至是卒,讣闻,令有司葬祭。翥端厚和裕,存心不欺,少孤,极力问学,为文章平实温和,类其为人。——(明)《明英宗实录》

(杨翥)宋和恭武王存中八世孙,少孤贫,与兄戍武昌。乡校师有狂生侮詈之,翥若不闻,人以告,翥曰:岂无同姓名者邪?人服其长者,久多化之。杨文贞公士奇漂寓武昌,偶憩翥馆,以无资告。翥遂让其塾,自教授他所,日往返十余里不厌。比文贞当路,乃相引拔。仁宗素知翥,遣使驿召之,授翰林编修,升修撰,与修三朝实录,迁郕王府长史而归。景帝即位,翥朝京师,命礼部左侍郎食禄致仕。又二年复朝,进尚书,加禄仍归,笃归行不欺,仁厚绝俗。邻人作室,檐溜落翥家,家人不能平,翥曰:晴多雨少,何必校也?又邻人生子,翥恐驴鸣惊之,即鬻所乘驴,徒步入朝。犹子怀金入市,人攘去,以告翥,不答,或请理于吏,翥不许。文贞公落新第,亟邀登堂,曰:舍初成,得贤人首临之。其宽雅德度一时着闻,至今乡郡以口实,文章平实有理如其人。年八十五卒,诏赐葬祭,召其子珒入朝问所欲官,对曰:愿得本县土簿。从之。——(明)焦竑《国朝献征录》

同郡人杨翥,以故郕府长史入朝,帝数召见翥内殿,翥还荐(刘)铉及吕原于帝……景帝易储,礼部两侍郎缺中官,出翥疏,帝命传示,内阁江渊谓铉才力不足办此等事,请用编修萨琦。铉闻曰:此知我者。——(明)焦竑《名山藏》


○郕戾王/恭仁康定景皇帝朱祁钰伴读杨舆

(景泰四年)擢浙江处州府知事杨舆为户部郎中。舆先由郕府伴读升知事,故复有是命。——(明)《明英宗实录》

(天顺元年)改南京户部右侍郎杨舆都察院右佥。——(明)《明英宗实录》



【成化朝】


○德庄王朱见潾左长史屈祥、右长史吴辚

加德府左长史屈祥、右长史吴辚正四品俸。王以祥、辚随侍读书年久,奏乞进秩。上特允之。——(明)《明宪宗实录》


○秀怀王朱见澍左长史刘诚、右长史赵锐

升翰林院检讨刘诚为左长史,赵锐为右长史,中书舍人赵资为审理正,张政为审理副,侍诏梁善、蔡弘远为纪善,其余府僚授官有差,以秀王出合也。——(明)《明宪宗实录》

左长史刘诚献王千秋日鉴录,王大喜。之国时淹于途,民以扰,左长史言,王辄急行。抵国,宦竖言王居隘,请移先师庙广王居,王不听。一日,两长史讲书西伯戡黎。左长史主吴氏说,曰:戡黎者,武王也。右长史赵锐主孔氏说,曰:文王寔戡黎。两长史辩,大争。王徐曰:先王简二先生辅余经义,即未有定论,何嫌往复?乃尔动色,两长史顿首谢。——(明)焦竑《国朝献征录》

秀王府长史刘诚、赵锐以擅受词状为法司所劾下狱,罪当杖。王具奏为请, 上皆宥之。——(明)《明宪宗实录》


○崇简王朱见泽左长史马诚、右长史梁翰

擢进士马诚、梁翰为翰林院检讨,教官何璧、周谨为翰林院待诏,监生罗麟、孙迪为中书舍人,侍崇王读书习字。——(明)《明宪宗实录》

置崇王府官属,以翰林院检讨马诚、梁翰为左右长史,待诏何璧、周谨为纪善,中书舍人孙迪审理正,易谦审理副。诚等旧皆特选为近侍官,从王读书习字者也。其余官属如制,赐仓库,名曰豊积。——(明)《明宪宗实录》


评论

热度(40)

  1.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